光看標題想必大家會有點難懂,什麼是最後一哩網絡鍵接❓什麼又是數位包容❓再進去正題之前,有一些相關的詞彙想先跟大家介紹介紹~其實,對我來說,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些用詞,所以也做了點調查,找了其他相關的詞彙,一併和大家說明🤓
首先,先說說什麼是最後一哩網絡鍵接 (Last Mile Connectivity):
在台灣,尤其台北,網路使用非常普及,很多阿公阿罵都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滑遊戲追八點檔😂😂,可能只有東南部很鄉下的老人村,才對智慧型裝置感到陌生...但其實在很多發展中國家,網路還不十分普及,因此有很大一群人其實是被排除在網路世界、過著原始的生活...
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,根據Internet World Stats統計,截至2017年底,全世界網路滲透率 (網路使用人數/全球人口)居然才54.4%😱
⬇︎⬇︎⬇︎
(Photo downloaded from Internet World Stats, https://www.internetworldstats.com/stats.htm)
再來,講講什麼是數位包容 (Digital Inclusion):
講到數位包容,就同時要提到其他2個類似辭彙~數位落差 (Digital Divide) & 數位素養(Digital Literacy)
• 數位落差 (Digital Divide): 這個詞源自美國商務部在1995年公布的調查報告,描述兩個人之間因為社會地位、種族、性別、教育程度、居住地理環境不同,導致他們無法享有相同的機會、接觸數位科技產品/服務。但後來這個詞,因為南北發展的兩極化 (已開發國家集中北半球、開發中國家集中南半球),普遍用來表示南北數位落差
• 數位素養 (Digital Literacy): Paul Gilster在1998發表的Digital Literacy一書中,將數位素養定義為 能取得電腦網路資源,並加以應用的能力。這個詞在不同社會背景有不同的意涵,在貧窮國家僅指人民知道如何使用數位服務、在富裕國家則有更高的標準 (ex:能夠組織得到資訊並在網路上分享、透過數位服務創造正面效益)
• 數位包容 (Digital Inclusion): 這是由歐盟所提出的新概念,期望透過推動數位科技到世界各角落,建立一個沒有歧視存在的社會,讓任何人不會因為社會地位、種族、性別、教育程度、居住地理環境,而失去接觸/使用科技的機會
綜合以上,數位落差講的是數位可接觸性 (Access)、數位素養則是可應用性 (Adoption),而要達到數位包容的狀態,除了彌平數位落差和提升數位素養外,還需要將數位服務/產品擴展到不同生活層面 (ex: 就業環境、健康照護);簡言之,讓個人能接觸、並使用數位科技還不夠,還需要有政策驅動,用數位科技打造基礎建設、生活環境,雙管齊下,才能達成數位包容的世界~在網路上找到這張圖,覺得將這個概念表現得不錯😉
(Photo downloaded from https://digitalinclusion.umd.edu/content/what-digital-inclusion)
剛好在查資料過程,有查到一個蠻有趣的數位包容指標 (Digital Inclusion Index),是一間在英國專做風險與策略管理的顧問公司Maplecroft,設計的指標。依這間公司說明,共用了10個因子來產出最終指標:手機使用數量、寬頻訂閱數、固定電話線數、擁有PC家戶數、擁有TV家戶數、網路使用人數、安全網路伺服器數、網路頻寬、中等教育註冊人數、成人識字率。下圖是目前找到最新的、2011年結果,其實和預期差不多,歐美澳都是指數較高的、中國非洲南美較低,尤其非洲更嚴重...
(Photo downloaded from Maplecroft)
另外,也發現澳洲持續有將這個指標應用在他們國家,看起來是由澳大利亞電信 (Telstra) 發起,和其他學術單位合作,自2016開始持續在觀察這個指標,而且有從澳洲不同區域、不同性別/年齡看指標狀況,從2017報告看起來,將數位包容分為3個層次:能接觸 (Access)、買得起 (Affordability)、數位力 (Digital Ability),3個層次下還有各自堆疊的因子,背後方法論感覺挺嚴謹複雜的,等之後有空看完報告,再和大家分享囉~
☛ 有興趣可到到“澳洲數位包容指標”網站看看
☛ 或者可以直接看看2017澳洲數位包容指標報告喔!
介紹完以上兩個概念後,下一篇就來和大家分享會議中提到蠻有趣的、創新的最後一哩網絡鍵接方案囉!!!(打完兩個概念說明後,突然覺得內容好像已經有點多...😅)
References:
➤ India Lagging In Digital Technology
➤ From Digital Divide to Digital Inclusion
➤ What is Digital Inclusion?
➤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